真理號聲

2021
五月

五月
6

我在患難之日要求告你,因為你必應允我。(詩八十六7)

我們若是仔細觀察天地間形形色色,便能發現宇宙中有一位創造者、管理者、主宰者,就是神。每一樣東西,不論是動物或是礦物,不論是在太空,在地面,或是在水中,甚至在地的深處,處處能看出證據,證明宇宙中有一位神。或是觀察我們人自己,不但從我們的身體上,看出神留下的證據;若是看我們人的內在,就是我們的魂,包括我們的性情,我們的打算、聰明、愛情…我們能領略音樂,能欣賞圖畫,能會意各種的美麗。這一切都是留下來的證據,證明有一位創造我們的,有智慧、有慈愛、有能力、有生命的神。


又真又活的神

光是觀察事物而證明有神,這種證據還不算充分完備,我們還要看另外一類的證據,證明在我們人類之上,的確有一位我們眼不能見的神。這一種證據,好像是抽象的,卻是非常實際,又是極其確實的,就是人向神祈求,神就聽人的祈求,答應人的祈求。在這種神祈求與答應上,證明的確有一位神。

有人說,宇宙中本來並沒有神,有人以為有,所以向神求,碰巧他求的,他得著了,以為是神聽他的祈求,就大事宣傳,人就信以為真,以為真有一位神。這種說法,初初聽來,不是沒有道理,但是認真追查,就知道這種說法並不成立。若是碰巧的事,只可一次兩次,不可能常常出現,次次碰巧。而且我曾經考查過,向神祈求,得到神的答應,這種事不是一次兩次,也不是千次百次,乃是發生過多少萬次。祈求的人不都是愚笨人,不都是頭腦簡單的人,也有上千上萬的學者、社會領袖、科學家、聖哲,他們都是有名聲、德高望重的人。他們不但向神禱告且得到神答應,成就他們禱告的經歷,而且又鄭重的寫出書來,記載他們祈求蒙神答應的經過。他們的動機純潔,目的也不為自己得甚麼利益,完全是為神作見證,證明宇宙中有一位又真又活的神。這麼多的人,作了這麼多的見證,若是我們仍不理睬,硬說他們迷信、落後、腐敗,那我們自己恐怕陷在頑固不化的泥坑裡,永遠找不到真理。


神垂聽禱告

從前有個傳道人,有一次要從美國坐船越過大西洋到英國倫敦,主領從星期二開始的聚會。但是因大霧濃厚,船不能開,眼看就要誤了到達日期。這個傳道人去找船長,船長說:「這麼大的霧,誰也不敢開,也不知還要等多少天,霧才能散開。我看這次你一定會誤了期,除非你能禱告把霧散開,我才敢開。」這個傳道人說:「我定好了日期,一定不會誤,我這就去禱告,你可以立刻起錨,準備開船。」他禱告後,霧立時散了,船就開航,按時到達倫敦。這個傳道人作的事並非冒險,也不是湊巧,他祈求神而得答應的事經歷過多次。他知道神是信實的,他永不誤事!

我有個大學時的同學,姓劉,後來他雖然也信了基督,但是並不怎麼堅定,對神也不認真。有一天他乘坐飛機到某處去,他坐的飛機,是有兩個螺旋槳引擎的。飛到半路上兩個引擎壞了一個,先是冒煙,又起火,最後斷裂了來,掉了下去。他們坐在飛機中,眼看著發生這種驚險的情形,知道這次性命難保,許多人大聲哭了。這位劉兄就向神禱告說:「我知道這是你對我的警告,我求你保全我,我的餘生要歸給你。」那架飛機的駕駛員沒有慌亂,終於把一架快要斷翼的飛機,安全的降落在一個沙灘上,全機的人死裡逃生。劉兄告訴我說:「神聽了我的禱告,也聽了駕駛員的禱告,因為那個駕駛員也是基督徒,在不可能的情形下,都蒙到神的保守。」

我自己原本也是個不信有鬼、神的人,但是經過多年的閱歷,看到一些神蹟奇事,不信神的觀念,逐漸動搖。在中日戰爭的時候,有一次我們住的村莊,不慎於晚間被日本軍圍困,他們四面放火,將村莊焚燒,村莊四圍又安放了機關槍,打死每個逃出來的人,所以那時自忖必死無疑。當時我向天作了個禱告,大意是盼望有位搭救我的神。就在這走投無路、面臨燒死的絕境時,忽然刮起大風,連火帶煙,吹向一個方向。我們一些人,就趁勢順著風,奔向村外。在濃煙裡,就從日本軍的機槍旁邊,溜了出去,到了安全地方。以後想到那陣風,刮得非常之怪,莫非神真聽了找的禱告,藉此搭救了我?當時雖然不敢確定,但是總算拿去了我一層無神理論。以後又經過一些事情,證明一定有位真神,而且要與我發生密切的關係。我向他禱告,他也答應我的禱告。我不但知道有他,而且知道他要作甚麼,尤其知道他造了我,使我活在地上,是有目的的,豈止答應我的祈求而已。


信靠真神

人向神祈求,神聽了人的祈求,答應人的祈求,這種實例到處都有,而且不知道有多少萬次。有人有治不好的病,神為他醫治好了。有人有極大的危險,神搭救了。有人有無法解決的困難,神解決了。有人在飢餓時、在乾渴時、在孤單時、在流浪時、在各種各樣的痛苦患難中時,只因求告神,神聽了他們的求告,解除了困苦,供給了需要,安慰了心靈,平復了創傷。

這些人,不僅僅知道有神,更確實的摸到了神。還有更重大的事,就是因信耶穌基督,得到了神的救恩。人生的痛苦,都是來自人犯的罪,罪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源。神的救恩,一面解決了我們的罪,一面又賜給我們水遠的生命。你若要得救恩,必須先信這位神。

版權屬 香港教會書室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