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1997
一月

一月
1

 前幾次從約翰福音﹑約翰壹書看神話語的超時性和應時性在個人方面的應用,今天要從啓示錄一﹑二章看神話語的超時性和應時性在團體方面的應用。

寫給七個教會的信

 啓示錄一開頭就題到七個教會。當時約翰是在拔摩海島被聖靈感動,聽見後面有大聲音如同吹號,對他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於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一11)。那七個地方都屬小亞細亞省,是七個地方的七個教會。總之啓示錄是寫給七個地方的七個教會。

七燈臺和七星

 第12節是約翰看見的第一景象。下文就有許多關於這一位人子的描寫。然後聖靈對他說,你要把所看見的,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都寫出來(19節)。啓示錄是講約翰所看見的事(一章),和現在的事(二﹑三章),並將來必成的事(四至廿二章)。在還沒有講現在的事以前,聖靈說,七個金燈壹和七星是一個奧秘;換言之,就是要知道甚麼是七個金燈壹和七星。

 七個燈壹就是七個教會;七星,就是七個教會使者。約翰看見這幅圖畫勝過千言萬語。在這幅圖畫裡人子當然最重要,但對教會和教會的七個使者也不要忽略。

 接著約翰就開始講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現在和將來必成的事。現在和將來的焦點都是主的再來。我們處的這個時代就是現在,等主再來時,將來就開始了。主來時就是結束現在,開始將來。

神的話永遠不過時

 一千九百年前約翰寫啓示錄是寫他當時看見的那個情景和現在的事並將來必成的事。我們今天來讀啓示錄,就是讀約翰所看見的,不要視作是過去的事,而要把它當作是現在的事和將來必成的事;因為我們今天乃是活在延伸的現在。不要以為一千九百年前寫給那七個教會的話對我們今天已經過時了;沒有過時。當時說的話今天仍然是對我們說的。

 啓示錄二﹑三章有它的應時性,我這樣說是因為前三封信和歷史上某些時期的現象有些相似。例如以弗所教會確實和第一世紀教會有相似的地方。那時教會初建立的時候的確有起初的愛,但是到了末葉就開始有衰退的現象;而士每那時教會受羅馬帝國的迫害,遭到十次大的逼迫;到了第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接受了基督教作為羅馬國教,於是由逼迫改為聯合,別迦摩就是聯合或高抬的意思。請注意,在每封信裡都說到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不要因著在歷史上有相似的一面,就以為這些是對過去的教會說的,和我們無關。

勿離棄起初的愛

 在啓示錄二章2節裡,主對以弗所教會這樣說,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讓惡人。以弗所教會能鑒別真假使徒,也能忍耐,為主的名勞苦,並不乏倦;他們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主所恨惡的。尼哥拉黨意思是勝過平民,勝過平信徒。尼哥拉黨的教訓就是在教會中有聖品階級和平信徒之分。以弗所教會當時不從這些教訓,甚至顧到每個肢體都盡功用。但是主說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有人說上好的愛就是向著主的愛,但是愛主絶不能和主所愛的分開。我們若愛主,一定要愛神的兒女們。

愛主的必愛弟兄姊妹

 約翰在寫啓示錄時是剛寫完約翰福音不久。在約翰福音廿一章那裡記載,當主復活後第三次向門徒顯現。彼得等一夥人出去打魚,回來吃過早餐後,主耶穌就問彼得,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彼得說我愛你。第一次主對他說,你餵養我小羊;第二次主說,你牧養我的羊;第三次主說你餵養我的羊。若我們愛主,也必須愛神的兒女﹑關心神的兒女。約翰壹書四章說,若不愛他所看得見的弟兄姊妹,那愛主就不真實了。

 主對以弗所教會說,你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壹從原處挪去。燈壹是指教會的見證。以弗所聖徒非常認識甚麼是教會,在服事上也有相當的擺上,對聖徒們的盡職也有看見,在這樣的光景裡,還可能離棄起初的愛。這實在值得我們警惕。

教會就是弟兄姊妹

 親愛的弟兄姊妹,最近我再讀這段聖經,就發現我們不但要知道甚麼是教會,還必須看見誰是教會。不要光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神的家等等。我們可能落到教會的定義裡,卻忘記了誰是教會;我們可以對教會非常了解,我們的服事可能非常根據聖經的教訓,處理事情也很老練,很有鑒別力,也不能容讓惡人,也知道怎樣安排弟兄姊妹的服事,若沒有看見教會就是弟兄姊妹,把弟兄姊妹挪走的話,就沒有教會。盼望我們永遠不忘記誰是教會這一點。以弗所教會當時雖然仍留在以弗所,但有一個很大的危機—失去教會的見證。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警告。若我們只是守住一些技術性的說法,而失去真實的彼此照顧、彼此相愛,我們也很可能失去教會見證。我們在教會裡大家都很接近,經常在一起服事,一起聚會,所以難免有彼此磨擦的時候。我們是唇齒相依息息相關的。當我們被冒犯時,若只看見甚麼是教會還沒有用,你可以遷到另一個地方去,就不被冒犯了;若看見誰是教會,就看見弟兄姊妹都是我們的耶路撒冷,你沒有辦法越過耶路撒冷遷到猶大全地,必須在耶路撒冷作見證。

 我們的己必須受到對付。見證人就是殉道者,所以必須從耶路撒冷開始作見證人。對我們來說看見誰是教會實在重要,我不但對香港的弟兄姊妹這樣說,對其他地方的弟兄姊妹也是這樣說。願主憐憫我們不忘記看見誰是教會。

要注意信息是甚麼

 在我們過去歷史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甚麼是教會(What is the Church),另一個是誰是使者(What is the messenger)?這兩個問題帶來很多難處。在啓示錄裡約翰就將這兩個代名詞對調了一下,不要問甚麼是教會,誰是使者?要問教會是誰,信息是甚麼(What is the Church , What is the messenger)?所有的弟兄姊妹都是教會的一份子,都是不可或缺的。感謝讚美主,我們在同一個生命裡面,是神的主宰把我們擺在一起。若看見誰是教會,就能靠著主的恩典在我們的耶路撒冷為主作見證。

 我們的注意力必須集中在信息上,不要去看傳信息的人;傳信息的只是一個僕人;應該聽主的話,然後傳達主的話。在以弗所教會,主興起許多聽他說話﹑也為他說話的人。所以啓示錄沒有說寫信給以弗所教會的長老,而是寫給以弗所教會的使者。盼望我們都看見誰是教會,信息是甚麼。

撒但用人的怕死來控制人

 再看第二封寫給士每拿教會的信。當時士每拿教會遭遇逼迫時,主勸勉他們要至死忠心,主就賜給生命的冠冕。你可能會想這封信對我們不太合適。其實不然,現在有些地方的教會仍然受到逼迫,這裡不一定是指外面的逼迫,神的仇敵撒但常用人的怕死來控制人。

 希伯來書二章14節:兒女既同有血肉之體,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這話對每個時代都是適用的。在這個時代撒但還是用此來控制人,要人一生作牠的奴僕。所以到末後主對得勝者的應許是,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

 我們今天活在地上,若主寛容晚一點回來的話,在座的大多數都要經過第一次的死。我們活在地上,生命氣息存留都在乎主,我們的年日也在主的手中。世人都是因怕死一生作撒但的奴僕,我們卻不要受撒但的欺騙,都該像士每拿教會得著主的鼓勵,要至死忠心。可能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在外面看來沒有甚麼逼迫,但是在因怕死一生為奴僕的事上,我們都該得著教訓。

 現在我們再來看別迦摩教會。聖靈在這裡說,你要寫信給別迦摩教會的使者說,那有兩刃利劍的說。這裡兩刃的利劍和神的話有關(參:來四12;弗六17)。第13節: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撒但座位就是撒但寶座。弟兄姊妹,我不知道你們過去讀這段經文有可印象,過去我總覺得這段經文是負面的:因為講到有撤但座位之處,又講到撒但所住的地方。最近我再讀時,發現主的責備是從14節開始的。過去我總覺得安提帕被殺應該放在士每拿教會比較合適,因為那個教會遭遇大的逼迫,可是客觀超時性的話一直在這裡,安提帕被殺卻是在別迦摩這封信裡題到。

撒但所住的地方—世界

 甚麼是撒但座位之處?主在約翰福音十四章30節說,世界的王將要來,他在我裡面是亳無所有。撒但是世界的王,撒但在地上的確有牠的寶座。哪裡是撒但所住之處?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約壹五19)。所以有撒但寶座之處和撒但所住的地方,就是指世界說的,也就是我們現在所住的地方。正像約翰福音十七章主耶穌向父的禱告,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他們不屬於世界,就像我不屬於世界一樣。其實主早已說過:我已經將你的道賜給他們,所以世界就恨他們。世界恨我們,因為我們有主的話。

安提帕—反對一切

 感謝主,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一個見證人,他實在是殉道者,他的名字叫安提帕(anti-all),就是反對一切。他對世界來說是一個反見證,所有世界所代表的他都反對。在這個世界﹑這個撒但的寶座﹑撒但所住的地方,他所作見證是相反的。因著這個緣故他殉道了。他沒有因怕死一生為撒但的奴僕,他是至死忠心的。他被殺的時候還堅守主的名,沒有棄絕主的道。我不知道他的見證是不是感動了一些人,在別迦摩教會裡也有一些這樣的人為主殉道,至死忠心,堅守他的名,沒有棄絕他的道。

 14節:然而有幾件事我要責備你。這裡題到兩種教訓,一種是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一種是有人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巴蘭教導巴勒將絆腳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們吃祭偶像之物,行姦淫的事。就是把人從真實帶到虛假裡面,從聖潔帶到汚穢混亂裡面。在彼得後書二章15節講到巴蘭是貪愛不義工價的先知;猶大書也題到是為利往錯謬裡直奔。以弗所教會是恨惡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但是別迦摩教會卻服從了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有聖品階級和平信徒之分,把事奉神的事情交給少數人作。所以主說:你當悔改,若不悔改,我就快臨到你那裡,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

得勝者賜他一塊白石

 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得勝的,我必將那隱藏的嗎哪賜給他,並賜他一塊白石。白石是指一塊小石頭說的,當時羅馬政府斷定案件時,是用石頭來決定的。放一塊白石,說明無罪;放一塊黑石,說明有罪。使徒行傳的「出名定案」就是這樣(參:徒廿六9-10)。主向著別迦摩教會有這樣的應許,她不光要得著隱藏的嗎哪,還要得著一塊白石;這白石不只是無罪的,而是完全沒有懷疑的,完全蒙稱許的。

作這時代的安提帕

 最後我有點負擔與弟兄姊妹交通,今天我們住在這個地方,置身這個時代,一題到香港,世界各地的人都認為她是代表繁榮,是世上最好的地方;可是在你的居所有撒但的寶座。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主把弟兄姊妹放在這個時代﹑放在香港這個地方,有一個非常特別的託付;就是在撒但這樣強有力和出色代表的地方,作這時代的安提帕。弟兄姊妹,我們必須有安提帕的原則—反對一切,在這一個繁榮的地方作反見證;堅守他的名,不棄絶他的道。

 世界的吸引實在太大了,也有它的雄心壯志;世界給人的最佳福樂恐怕是空前的,但這不是安提帕的雄心大志。盼望弟兄姊妹因著主寫給別迦摩教會的這封信,在主面前都有雄心壯志,立定志向要討主的喜悅,等主來的時候,蒙他的稱許。在這石上有一個新名,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願主藉著這些話來激勵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