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13
二月

二月
10

同心合意 恆切禱告

 「有一座山,名叫橄欖山,離耶路撒冷不遠,約有安息日可走的路程。當下,門徒從那裡回耶路撒冷去,進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間樓房;在那裡有彼得、約翰、雅各、安得烈、腓力、多馬、巴多羅買、馬太、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和雅各的兒子猶大。這些人同著幾個婦人和耶穌的母親馬利亞,並耶穌的弟兄,都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徒一12-14)

 主耶穌升天之前,囑咐十一個使徒不要離開耶路撒冷,要等候父神所應許的,就是聖靈的澆灌(徒一4-5)。他們在橄欖山上送別主耶穌後,便返回耶路撒冷,上了一間樓房(就是馬可的母親馬利亞的家)。這十一個使徒,同著幾個婦女,就是一直跟隨主、服事主的,還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耶穌的兄弟雅各和猶大,都一同禱告等候神所應許的聖靈降臨。

 初期教會每一個同心合意、恆切禱告的人,他們的名字都詳細記載在聖經上。由此可見,他們的禱告是神所看重的,他們的事奉是蒙神記念的。今天在神的家中,我們一同勞苦事奉,同樣是神所納悅的。尤其是我們願意付代價參加禱告聚會,與眾聖徒一起禱告,必蒙記念。

 「這些人…都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14節)「同心合意」的原文是「同一個心思、意念」,表示因從主領受同一負擔,就有同一想法。十一個使徒和其他人一同跟隨耶穌,一同領受主的道,一同承擔主的託付,因此同心合意、聚集在一起禱告時,就有同一負擔。縱然外面的環境艱難,但目標非常清晰,眾人專一為著主的託付禱告。因著他們同心合意的禱告,福音興旺,主的道被傳開。同樣,我們為著新春佈道會同心合意地禱告,就必帶下神的祝福。

 「恆切禱告」的原文是「持續不斷的禱告」,說出禱告的人乃是滿有負擔。沒有負擔的禱告是短暫的,惟有充滿負擔的人會不停禱告,直至聖靈充滿,領受主的能力去見證主的道。恆切禱告能夠帶下聖靈的工作,回顧教會歷史,每次復興都是由禱告開始,從少數人一直擴展至多人禱告。願我們不單認識使徒們的禱告,自己也要禱告──無論是個人、小組或教會聚會的禱告,總之人人都禱告,使教會成為禱告的教會。

同心配搭 作主見證

 「那時,有許多人聚會,約有一百二十名,彼得就在弟兄中間站起來,說:弟兄們!聖靈藉大衛的口,在聖經上預言領人捉拿耶穌的猶大,這話是必須應驗的。他本來列在我們數中,並且在使徒的職任上得了一分。這人用他作惡的工價買了一塊田,以後身子仆倒,肚腹崩裂,腸子都流出來。住在耶路撒冷的眾人都知道這事,所以按著他們那裡的話給那塊田起名叫亞革大馬,就是血田的意思。因為詩篇上寫著,說:願他的住處變為荒場,無人在內居住;又說:願別人得他的職分。」(徒一15-20)

 初期只有十多人聚集,當他們在馬可的家裡同心禱告,聖靈就工作;那些原本因懼怕逼迫而躲藏起來的信徒,都勇敢地走出來,與他們一同禱告。那時彼得站起來,解釋猶大出賣耶穌,為要應驗詩篇四十一篇9節的預言:「連我知己的朋友,我所倚靠、吃過我飯的也用腳踢我。」

 猶大因出賣耶穌而得到三十塊銀子,但他看見耶穌被定罪就後悔,來到祭司長和長老面前,退回那三十塊銀子,承認自己賣了無辜之人的血。他們不收回那些銀子,猶大就把銀子丟在聖殿裡,然後出去上吊自盡。猶大的死在耶路撒冷無人不知,居民都感到震撼,看見神的審判。由此可見,神是輕慢不得的;神乃是烈火,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彼得特別題到聖經的預言,為要使弟兄們明白一切的事都在神主宰的手裡。

 「所以,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就是從約翰施浸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於是選舉兩個人,就是那叫作巴撒巴,又稱呼猶士都的約瑟,和馬提亞。眾人就禱告說:主阿,你知道萬人的心,求你從這兩個人中,指明你所揀選的是誰,叫他得這使徒的位分。這位分猶大已經丟棄,往自己的地方去了。於是眾人為他們搖籤,搖出馬提亞來;他就和十一個使徒同列。」(徒一21-26)

 彼得首先說明猶大失去使徒的職分,被神審判,接著指出十二使徒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所以要在門徒中間揀選一個人,來彌補猶大所失去的使徒職分。候選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從約翰施浸起,直到主離開他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都在他們當中;第二,親眼看見耶穌升天。

 按著這兩個條件,他們選出兩個人,並用搖籤的方法,在二人中揀選一人作使徒。這是整本聖經最後一次有關搖籤的記載,因為當時聖靈尚未澆灌下來,使徒還沒有習慣受聖靈引導,所以採用舊約的搖籤方式。另一方面,他們並非隨隨便便搖籤,乃是先向神禱告。由此可見,帶下神的工作在於眾人:第一,同心合意;第二,恆切禱告;第三,一同擺上。

聖靈澆灌 福音廣傳

 「五旬節到了,門徒都聚集在一處。忽然,從天上有響聲下來,好像一陣大風吹過,充滿了他們所坐的屋子,又有舌頭如火焰顯現出來,分開落在他們各人頭上。他們就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說起別國的話來。」(徒二1-4)

 五旬節到了,門徒聚在聖殿旁的房屋裡,聖靈就從天上澆灌下來,有火焰的舌頭落在他們頭上。昔日耶穌受浸,從水裡上來的時候,聖靈彷彿鴿子降在他身上,代表耶穌的工作是和平的工作,成就十架救恩。這時聖靈如火焰的舌頭落在各人頭上,他們都被聖靈充滿,按著聖靈所賜的口才,傳講神的道,將福音由耶路撒冷傳至遠方。

 「那時,有虔誠的猶太人從天下各國來,住在耶路撒冷。這聲音一響,眾人都來聚集,各人聽見門徒用眾人的鄉談說話,就甚納悶;都驚訝希奇說:看哪,這說話的不都是加利利人麼?我們各人,怎麼聽見他們說我們生來所用的鄉談呢?我們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米所波大米、猶太、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旁非利亞、埃及的人,並靠近古利奈的呂彼亞一帶地方的人,從羅馬來的客旅中,或是猶太人,或是進猶太教的人,革哩底和亞拉伯人,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鄉談,講說神的大作為。」(徒二5-11)

 耶穌升天後的第十天就是五旬節,散居在各國虔誠的猶太人,都回到耶路撒冷過節。他們來自十五個地方,遍佈亞洲、非洲和歐洲:帕提亞、瑪代和以攔,就是現在的伊朗;米所波大米就是現在的伊拉克;猶太就是現在的以色列國;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和旁非利亞,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呂彼亞就是現在非洲的利比亞;羅馬和革哩底位於現在的意大利。他們都聽見門徒用各國的方言,傳講神大能的作為。

 彼得第一次傳福音就有三千人得救,這些人不單是耶路撒冷的居民,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他們信了耶穌後,自自然然把福音帶到所住之地,福音一下子便傳到十五個不同的地區,故此保羅還未到羅馬傳道,就已經有羅馬教會。由此可見,這次傳福音的果效和祝福是何等大。

總結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雖然我們未必能夠走遍全港各處傳福音,但我們將福音傳給身邊的人,他們就會把福音帶到自己的地區。正如每年的新春佈道會,都有從內地或外國來港的人士,他們信主後就會與當地的親友分享福音。願我們都同心禱告,被聖靈充滿,竭力邀請人出席新春佈道會,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一同與主配合,興旺福音,見證主名。

(分區主日信息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