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25
十月

十月
12

有人說:「處事難,處理人際關係更難。」聖徒之間有時難免會有衝突、嫌隙、冒犯等,我們應該怎樣理?創世記四十二至四十五章記載約瑟與哥哥們相認,從中我們得知如何處理聖徒之間消極的事,包括三方面:沒有恨、饒恕人、贏得弟兄。

沒有恨

約瑟年少時被哥哥們嫉妒、欺凌,甚至被賣到埃及,經歷許多艱苦。多年後,他成為埃及宰相,位高權重。當時正值饑荒,約瑟的哥哥們來到埃及買糧。約瑟重遇哥哥們,沒有立刻表明身分,而是試驗他們,觀察他們是否仍舊冷酷無情。其實約瑟很想與哥哥們相認,但他能夠管理自己的情緒。他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報復,而是要確認哥哥們是否已經悔改,是否仍會傷害弟弟便雅憫。

能夠對傷害自己的人沒有恨,內心不被仇恨支配,這是生命成熟的表現。

饒恕人

當猶大願意為便雅憫代替受罰,甚至情願自己留下,讓弟弟回去見父親,約瑟終於明白哥哥們已經改變。他再也忍不住,放聲大哭,向哥哥們表明身分。

約瑟對他們說:「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四十五5)約瑟沒有恨哥哥們,能夠饒恕他們,因為他知道自己一生的遭遇,都有神的主宰安排,為要成就神的旨意。

主耶穌教導彼得,要饒恕弟兄七十個七次(太十八22)。真正的饒恕,是不計算人的惡,正如神饒恕我們一樣。我們認識自己是蒙饒恕的人,就能夠饒恕別人。

贏得弟兄

約瑟不單饒恕哥哥們,還主動接納他們,邀請他們同席吃飯,最後更迎接全家下到埃及居住,恢復了家人的關係。

主教導我們:「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你就去,趁著只有他和你在一處的時候,指出他的錯來。他若聽你,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太十八15)「你便得了你的弟兄」,可譯作「你就贏得了你的弟兄」。若有弟兄得罪你,要私下指出他的錯,這不是為了發洩不滿,而是要挽回他,使他重新與神與人恢復良好關係,如此就贏得了你的弟兄。正如約瑟所做的,是要使哥哥們悔改,最終與他們重建關係。

願主得著我們,對聖徒沒有恨,能夠饒恕人,並且贏得弟兄,進入美好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