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信息

2025
九月

九月
21

神在雅各和約瑟身上均有陶造的工作:在雅各身上,重在剝奪;在約瑟身上,重在鍛鍊。

約瑟先後作了兩個夢(創卅七5-11),無論是禾捆還是日月星辰,均向他下拜,預示他將來掌權。初時約瑟未必完全明白夢境的意義,但他抓緊夢境帶來的信念:神對他的人生有目的、有計劃。這個信念支持他走過接踵而來的苦難:被兄長出賣,淪為埃及護衛長波提乏家的奴僕;因拒絕主母的引誘而遭誣陷,下在監牢(創卅九)。原本蒙父親所愛的兒子,變成奴隸,再成為階下囚,打擊越發加重,卻沒有摧毀約瑟心裡的信念。

人在苦難中的反應,至為關鍵。約瑟不能解釋自己為何受苦,但他確信凡事非偶然,都有神的美意,所以沒有怨天尤人或內心苦毒,並且經歷神格外的同在。創世記卅九章多次提到耶和華與約瑟同在(2-3、21、23節),在人看來最幽暗的環境,神最明顯地介入,使他得恩寵,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神的同在成了約瑟的力量,保守他站立得住,不被苦境吞噬。

神藉苦難要完成兩方面的鍛鍊,首先是生命的鍛鍊。面對主母日復一日的誘惑,約瑟斷然拒絕:「我怎能作這大惡,得罪神呢?」(創卅九9)約瑟對罪不妥協,因他心中有神。有弟兄說:「敬畏神是塑造人格的鋼骨。」約瑟敬畏神、信靠神,這成為他人格的鋼骨,使他面對試探時選擇聖潔,不明白時仍堅持順服。

其次是使命的鍛鍊:波提乏把家務交給約瑟,司獄把囚犯交給他,使他在不同的崗位學習管理,這正是日後治理埃及全地的預習。非常的際遇,原是為了非常的託付;艱難的環境,塑造了承擔重任的器量。

從約瑟的經歷裡,我們有兩方面的學習:第一,凡事認定神不會錯,這是我們的信念;第二,艱苦中相信神同在,這是我們的力量。願主得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