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5期家訊(2019年1月)

2019
一月

一月
13

走在街上,跑進車廂,或在餐廳、酒樓裡,甚至在家中,大人、小孩都低頭使用手機。資訊科技的發達和普及,的確方便了現代人,包括屬神的聖潔國民。然而,若不了解和善用科技產品,它們就會變成撒但的工具,對我們造成傷害。電子產品尤其對兒童和青少年影響深遠,已有不少研究發現,過早及頻繁使用,會使人的思想、長期記憶、情緒、精神、視力、溝通、社交、閱讀、專注能力等全面受到負面影響。作為家長的信徒,若不及早正視這個問題,恐怕家中的孩子和神家的下一代就岌岌可危了。

手機文化的普遍,令我們失去了危機感,家長過早讓孩子使用,甚至擁有電子產品,引致青少年容易沉溺在網絡世界,影響學習和生活。

面對網絡世代的挑戰,去年十二月十四日晚上教會舉行了「網絡世代家長唔易做」專題講座,旨在提升家長的認知和應對,好成為守望者,一同儆醒禱告,守護孩子,免受仇敵的破壞。

 

見證分享—價值觀的改變

我自小玩電腦遊戲,當年家人只要拔掉上網線便能制止我,但長大後便管不了我。到了中五,我經常待在家中通宵達旦打機。

讀書的壓力驅使我以打機減壓,其中的滿足感及成就感強化我這個行為。我想獲同學認同,就把更多時間投放在遊戲上。到一個地步,我以患病為藉口,三個月沒有上學,在家一直打機。直到有同學邀請我參加教會聚會,使我更深認識自己,意識到自己其實已經打機成癮。一次因著服事的邀請和弟兄姊妹陪伴,我參加了特會。神光照我,我的價值觀改變了。我想起自己在小學時玩過一款網上遊戲,投放了大量的精神和時間,但那遊戲竟突然下架而沒有任何通知,令我十分失望。遊戲是會過去的,主吸引我去追求有永遠價值的東西。過去我覺得自己無用,但現在看見自己在神面前很有價值,我願意作貴重的器皿,討神喜歡。

教會生活使我蒙保守,同伴常幫助我思考人生的方向。現在我仍會玩手機遊戲,但已變得很自律。

 

預防組—給幼童和小學階段家長的「貼士」:

「教養孩童,使他們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廿二6)

1.在學前及小學階段不宜給孩子擁有自己的手機,等他們心智較為成熟,父母也考慮清楚,才給與使用。

2.就算幼童或小學生需要使用電子產品,家長須管理和限制使用時間,並在旁陪伴他們使用。

3.給與手機前,父母先跟孩子訂立守則:

● 跟孩子訂規矩,越早越好,讓子女能跟從,不過分依賴電話。

● 有了條款,孩子就沒有太大的抗爭,例如:考試前一個月,把手機交父母保管;父母不在家時,手機要給保母保管。孩子使用手機的時候,也要維持合理的成績,讓孩子盡力負應有的責任。訂立條款是為著孩子的好處,執行時要貫徹宗旨,希望他們不為手機所用,而是方便日常生活。

● 條款可以成為家長和子女共同溝通的平台,萬一孩子失控,也可以根據合約的精神,與孩子溝通。父母每年可以跟孩子檢視條款,藉此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要求。當孩子失控時,要與他們坐下來溝通;孩子知道自己不對時,也會較易與父母對話。

4.買手機的原則:要便宜,功能不能太多,不買最先進的型號,目的是不讓孩子炫耀 。

5.手機計劃:不能全時間上網,要有限制。

6.家長宜盡早跟子女的祖父母說清楚,不要提供手機給孫兒使用。

7.父母要趁孩子小時便跟他們建立關係,同子女一起玩遊戲或有益身心的活動,如閱讀、棋類活動等,減少電子產品對他們的影響。

8.身教比言教更要緊:家長應作好榜樣,不要沉迷手機。

 

實戰組—沉迷電玩孩子的出路:家長與教會配搭

「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

一位少年服事的啟發:與少年人同行

從我自己如何擺脫打機的經歷和現在工作上的體會,深深感受到要與少年人同行,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他們,跟他們一起動手動腳做事,而非單方面要求他們和向他們說教。例如要與少年人一起背經,服事須主動先背出來,然後少年人自然也會一起背誦。

要幫助少年人找到目標,正面引導他們。有一名中三弟兄每晚打機直到凌晨,他參加了特會,神光照他,讓他知道他本應是光明之子,卻常在黑暗中打轉。我沒有針對他打機的情形勸服他,只積極地引導他一同為福音禱告。在持續禱告的過程中,神就在他生命中動工。現在他以為主作見證為目標,與同學的相處變得不一樣,同學也答應跟他來參加佈道會。

 

家長可以做甚麼?

1.孩子若沉迷電玩,家長可尋求兒童、少年或大專服事的支援,學習如何幫助子女。

2.家長的角色是無法取代,要一直為子女、為服事守望,對付仇敵,主必垂聽禱告和拯救。

3.家長可嘗試找機會與子女談心,如出外旅行,換一個環境會使孩子感覺自然,容易傾談,接受關心。當他們願意時,父母再跟他們商量,一同制訂一些具體、可以量化、可行並有後果的守則,逐步幫助他們減少依賴電子產品,絕不可一下子阻止他們使用電子產品。

4.與孩子同行的路上,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能失控,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關係。在此過程中父母要接受主的陶造和變化,常操練「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一19)、忍耐、溫柔和恆切禱告。

 


會後家長感言

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明白,普遍切合現今小朋友情況。

專題聚會內容很充實!除了有屬靈方面的提醒,也提供很多切實的建議給家長們參考,有很大幫助!

聚會中有服事弟兄提到今天教會裡,很多少年人在聚會中表情呆滯、專注力弱,如果情況持續,如何為主得著將來講道的人?心裡有很大提醒,要為神家求器皿,為此爭戰切實禱告!

聽到少年服事的分享,我希望背經、祈禱都可以在我家裡建立。雖然家庭祭壇要實行非常困難,但我清楚明白,當我無路可走的時候,我只有一條出路,就是禱告。

少年服事弟兄的見證及委身的服事感動了我們,願主繼續作工,在教會得著更多的器皿。我學習站在神那邊為兒子禱告,求神得著他成為貴重器皿。

我們要與孩子同行,也要為勞苦的服事們及少年聚會禱告。

 

後記

專題聚會後,家庭服事會發放三十天禱告日誌給各區家長,一同為孩子守望。家長雖然「唔易做」,但靠主就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