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期家訊(2024年4月)

2024
四月

四月
19

第三代浸池,面積再縮細,但設施最齊全。

香港教會有十二個分區,每區聚會所的設施略有不同。家訊今期開始為大家挑選較特別的設施一一介紹,讓大家對神的家有更多認識。第一篇,就由一年只用兩次、上月才又再登場的─浸池─說起。

香港教會早在1937年就有了第一次擘餅聚會。根據現有資料,1942年19人受浸是最早的紀錄,但當時在哪裡施浸、聚會的地方有沒有浸池或類似設施,暫時沒有確切資料。


第一代浸池(50年代至70年代)

隨著五十年代初尖沙嘴天文台道聚會所落成,當時大廳就建有浸池,是第一代浸池。當時的浸池和現在藏在地下的浸池不同,那是一個高台,要拾級而上。平常主日聚會時,浸池會被遮蓋,變身講台,當時的五位長老弟兄就坐在台上。若是福音聚會,台上更是坐滿人,有聖徒彈結他演奏等等。

當受浸聚會時,挪開遮蓋,浸池派上用場。據年長的弟兄憶述,有時候若受浸的姊妹人數不多,就在現今大廳內的鋼琴位置搭起臨時更衣棚;至於弟兄則要到大廳外、半露天的廁所更衣。據一位1954年10月在尖沙嘴聚會所受浸的弟兄說,當時浸池只有冷水,沒有暖水。

相片後方的高台,就是尖沙嘴聚會所第一代浸池。

平日大部分時間,浸池上面加蓋,作為講台。

除了尖沙嘴聚會所的浸池,五十年代教會也曾在海灘施浸。一位1950年由內地來港的姊妹,仍然記得五十年代初,曾經和弟兄姊妹到香港仔探望一對夫婦,當日就是要為這對夫婦在淺水灣施浸。

除了五十年代,在八十年代尾一次長洲特會期間,聖靈充滿弟兄姊妹到一個地步,大家走到街頭佈道,對方若願意決志,就即時在長洲沙灘受浸,但僅此一次。


八十年代末,一次長洲特會期間,聖靈感動聖徒們走上街頭佈道,且即時在沙灘施浸。


第二代浸池(70年代末至2012年)

1977年天文閣落成,天文台道聚會所展開重建,1978至1979年將大廳西面原有的排窗全部封閉,故需加設中央冷氣系統,內部則加建假天花,並拆除原本附有浸池的大型講台,將浸池改在地面之下。

第二代浸池比第一代的小,但卻比今天第三代的大。最初受浸者是站著後仰浸進水中,後來才在池中擺放一張櫈供受浸者坐,讓施浸過程更方便,但當時的櫈並未固定,要到第三代浸池才在池中加上固定的櫈。

第二代浸池,藏於地下,且後來已加了櫈子供受浸者坐。攝於2009年1月10日受浸聚會。

這時期的浸池已可提供暖水,但方法比較「山寨」─用一個有輪子可推動的角鐵架,上面放置一罐石油氣,再掛上熱水爐;平時這套工具放在雜物房,受浸時就推到地下男廁,再接駁鋪好在地下的水管,輸熱水入浸池。因為這裝置一年只用兩次,所以用起來時常會出現問題,頗為麻煩。

受浸聚會中場需要換水,而當時的換水場面也不是今天能夠想像的:一條類似消防喉的長水帶,一頭接駁浸池的潛水泵,另一頭就放在大廳最後一排櫈下面。抽水時,先確保池中無人,然後把潛水泵放進池中抽水,另一端的長水帶就從櫈下面拉出來,拖到街外放水。抽水完成,長水帶捲起收回到櫈下面,潛水泵也收起,才會讓人進入池中。因為原本扁平的水帶,充水後就鼓脹起來,需有服事提醒在大廳走動的兄姊和街邊的路人,以防絆倒人。


第三代浸池(2012年-現今)

這代浸池體積再進一步縮小,減省了灌水放水時間,且池底設計不再是平面,受浸者坐的位置高了一級,目的是讓施浸弟兄更好地使力。

新浸池在各方面條件都大有改善,熱水由天文閣5樓接待處熱水爐,經暗喉一直引到地下,且可以一邊加熱水、一邊放水;甚至池中有溫度計,方便監察。到中場唱詩時,若想加快換水,可啟動潛水泵,但聲響就會較大。

七十年代中期受浸的陳乃基弟兄接受家訊訪問,介紹浸池的過往和今天,部分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部分是他向年長聖徒探問得來的資料。這些資料固然有趣,但浸池是器具,人的得救才是重點。

乃基談到多年來一些和受浸有關的深刻片段。一位中年弟兄在受浸談話時,隨身帶著慕道班課本溫習,長執弟兄問他時,他即時知道是第幾課的內容。關於真理的問題答得很好,凡是慕道班教過的,他都能講出來。在乃基多年服事中,這位中年弟兄的認真和鄭重,給他留下非常獨特的深刻印象。

第三代浸池,池底設計成受浸者坐的位置高了一級,讓施浸弟兄更好地使力。

乃基說,有些受浸談話很感人,他見過長執弟兄在談話後「眼濕濕」,深深被準備受浸的聖徒的見證感動。弟兄說:「受浸對一個人來說,是很關鍵的,給當事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他親口講述的見證,也成為他日後傳福音的好材料。」

受浸不論對個人還是教會,都是極重要的事,那關乎主耶穌親自頒布的大使命─「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太廿八19)從浸池的歷史,看到香港教會在承擔主的託付上,從不敢怠惰。無論是沙灘、角鐵帆布浸桶、石屎浸池、木箱浸池、現代化冷暖水浸池,都是生命新造的美好見證,榮耀歸神!


原來曾經區區有浸池

七、八十年代,福音非常興旺,很多人得救,各區按情況不定時施浸。從教會的紀錄,一年之內會有多次受浸聚會,例如1986年就至少有60次,每個月都有人受浸,甚至一個月有好幾次。

因應施浸需要,各區最初設計一個角鐵架,內櫳鋪上防水帆布,裡面裝水,受浸者經幾級樓梯踏入這個小型浸桶,施浸弟兄則站在角鐵架外面。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各區設計裝修聚會所時,加入小型石屎浸池元素,外型類似浴缸,方便隨時使用,而施浸者同樣是站在池外。

到了九十年代,漸漸發現這種傳福音、得救、迅速施浸的做法有不足之處─得救的人多,但離開的人也多,於是轉為更著重牧養,逐漸建立慕道班幫助初信者。加上隨著各區聚會人數增加,地方不敷應用,分區的浸池就陸續拆除,改為配合慕道班課程安排,每年兩次全教會受浸聚會集中在尖沙嘴舉行,直至今天。


疫情期間木箱代浸池 真人實測確保順暢

新冠疫情令受浸步伐受阻,2020年受浸聚會延後至10月才舉行。因為防疫需要,改為逐區獨立進行,且加了一些特別安排。

當時每浸一人就要換水,包括抽水、消毒、過水、再注水,浸池體積太大就不宜使用了。有弟兄構思使用一個特製防水長方木箱,作為臨時浸池。為確保過程順利,服事們以真人測試做實驗,研究受浸者如何跨進跨出木箱、如何坐穩,施浸者如何從旁扶助、換水過程步驟計時等等。

當時仍有口罩令,施浸者全程戴口罩,且每浸一人就要更換手套,避免交叉感染。後來大家純熟了,大約7至8分鐘就可完成一次施浸。

直到2023年9月,恢復使用浸池,且由一區獨立施浸,改為三區合浸。現在其實可以恢復多區集合受浸了,但有見於若同日受浸人數較少,就可讓各人講見證的時間較寬裕,令觀禮的親友更多認識神的奇妙作為,這是疫情期間施浸特別安排的意外收穫,是神的恩典,所以暫時仍然維持三區合浸。至於未來如何,需待檢討和尋求神的帶領。

疫情令2020年受浸聚會延至10月才舉行,施浸者全程戴口罩,且每浸一人就要更換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