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期家訊(1990年10月14日)

1990
十月

十月
14

從希伯來書末後三章滿了安慰的結束,看眾聖徒在團體性的「例會」中進前來的福氣,以顯明那體恤人軟弱的大祭司在神家中治理的工作:使人人只看見主,並「讓我們」彼此相愛、接待,對神的信心得堅固,盼望得證實,愛心得激勵。


進前來的呼召

進前來!這是希伯來書裡極大的呼召。
來吧!來到施恩座前(四16)。
來吧!來到神面前(七25,十22)。
來吧!現在來進入至聖所(十19)。
不僅是個人的來,也是團體性的來,教會性的來。


希伯來書──前十章啟示基督,末三章啟示教會

像約翰福音的作者,以二十章聖經,道出基督的啟示,然後再加上一章來啟示教會;希伯來書的作者,也在描繪過這位基督遠超過天使、摩西,升入高天成了尊榮的大祭司之後,再加上三章聖經,講到教會的啟示。

希伯來書前十章,是講到高超絕妙的基督;末後的三章,是講到洋溢著信、望、愛的教會生活、聚會生活。


大祭司憐恤性的治理:信、望、愛的洋溢

要達到這種生活就要先認識一個榮耀的事實──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體恤我們的軟弱(四15)。

正因為大祭司治理神的家,體恤我們,因此每逢眾聖徒聚會,就該常常有三件滿了安慰的事:信心得證實(十一章),盼望得堅固(十二章2、5、11、28節),愛心得激發(十二章)。

洋溢著信、望、愛的生活,才是眾聖徒聚集的目標,才是正常的光景。


只要「激發」 不畏「惹氣」

「激發」(Paroxusmos)和「惹氣」(Parorgizo,弗六4)兩個字在原文非常接近。一個是「彼此激發愛心」,一個是「不要惹兒女的氣」,「激發」是正面的,「惹氣」是負面的。教會生活中聖徒彼此相近,聚會中不要彼此惹出怒氣,反要把愛心激發出來。


避免趨向極化

要教會生活甜美,就不要分我們、你們,聚會的祕訣就是「讓我們」:「讓我們」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十22);「讓我們」堅守所承認的指望(四23);「讓我們」彼此相顧(四24)。中文聖經沒有把這個重要的字──「讓我們」譯出來。

教會中充滿「讓我們」,人人來激發愛心,也不分你們我們,教會中也就避免生出極化的味道,封住了分門結黨的機會。


不聚會才是習慣

本書十章廿四節說:「不可停止聚會,像那些停止慣了的人。」有些譯本說:「不可停止我們自己的聚會,好像有些人的習慣一樣。」

千萬不要把聚會當作習慣,不聚會才是習慣,而且是壞習慣。教會性的聚會雖然是「例會」,為方便聖徒,有一定的時間性,但沒有一個聚集是習慣式的,是老套的,是陳腔老調的。每一次的聚會應該都有主新鮮的話。

聚會是我們自己的,不是某些聖品人主持的。這個「自己」,就跟以弗所書五章說丈夫妻愛「自己」的妻子一樣。妻子是屬於丈夫的,為甚麼要加上自己的妻子呢?意思是說你的妻子就是你自己,兩者其實是一個。因此不放棄我們自己的聚會,意思就是說教會的聚會原是眾聖徒的,是你我都有分的,所以就不該放棄,停止自己的聚會。


是「例會」 不是「慣會」

更進一步說來,聚會是例會,卻不該是慣會。兩者有何不同呢?

例會雖然有定時,但每次都叫你的信心得堅固,盼望得證賞,愛心得激發。慣會就是聚會慣了,信、望、愛的程度都沒有兩樣,這是慣會。

缺少聚會,就缺少了恩典,正常的例會之後,總是叫人只看見耶穌,使眾人彼此加緊相愛,殷勤接待,使信望愛同步增長。

讓我們都進前來,來到教會的聚會、眾聖徒的聚會中,合而為一,不再離散。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