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期家訊(1986年5月18日)

1986
五月

五月
18

  感謝主!「家」聚集是主近期的一大恢復。香港教會在過去一年也實行了「家」聚集或叫作「家庭小組」。經過檢討,發現家庭小組所發揮的功效,超過我們所看見、所求和所想的。雖然在實行上,還有許多需要學習及改進;但是,一般的弟兄姊妹都已養成參加家庭小組的習慣,這是值得欣慰的。我們漸漸發現有一些原則是需要注意的;現將之歸納如下:

(一) 有作「筋節」的弟兄姊妹-家庭小組能往前,是基於有作「筋」作「節」的弟兄姊妹。許多人以為小組要有所謂的「中幹」,就是有著道理知識的人,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家庭聚集的作用和其吸引力,是在於每一個「家人」都能在生活上彼此照顧和關心。只懂得「搞」聚會,有許多作法,甚至能言善道的人對於「家」聚集並沒有太大幫助。能關心別人,能聯絡別人,能進到別人感覺而給予照顧與牧養的人是「家」聚集最重要的人,他們就是作「筋」作「節」的人,但願我們都是這些人。

(二) 必須有內容-「家」聚集一面重在彼此生活上關心;另一面不能忽略的就是要有充實的內容。最好是以神的話為根基,以生活的見證與經歷為輔。如此人人盡生機,沒有人著意把持小組的。如果有輔助的材料,則需要人人預備並加以靈活運用。切忌把小組形式化。

(三) 人數不宜太多-根據以往經驗,當聚集人數超過十人或以上,難免有「死角」;一部分人不能盡功用。故此人數以五至十人為宜。若是超過十人應考慮「分家」。

(四) 積極進取-當聚集氣氛進入融洽階段,彼此相契,多有享受時就切勿忘記我們的親友鄰居;要把福音帶給他們,或是邀請他們參加聚集,或是登門造訪都可。如此「家」的人數加增,生命旺盛,達到擴增繁衍的目標。

  綜合以上各點,要家庭聚集旺盛並不太難,要緊的是我們參加的人不能呆板,總要靈活自由,人人投入,關心別人;如此教會興旺,人數加增,榮耀歸神,阿利路亞!

(附註:若是弟兄姊妹在「家」聚集上有蒙恩的見證,或是對現時的實行有疑難,歡迎來信「家訊」編輯組多有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