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1期家訊(2025年5月)

2025
五月

五月
9

2008年夫婦合照

麥永昌弟兄在初信階段就投入服事,退休之後仍然服事,祕訣是甚麼?弟兄說:「這原不是我。」(林前十五10)

 永昌弟兄,信主前你是個怎樣的人?

我是一個理性、比較喜歡思考的人,尤其愛好中國哲學儒釋道之類,覺得它們博大精深。對於基督徒的信仰,心底裡是藐視的,總覺得它膚淺。

 你如何信主?

我在官立學校讀書,從來沒有上過聖經課,直到畢業那年,一個要好的同學邀請我參加福音聚會。他本是一個反叛的學生,後來看見他有很大改變,原來是信了耶穌,便跟他參加聚會。會中聖靈大大地感動,像一道光照在我心裡,但理性告訴我,不能就這樣信主,於是按下內心的感動,沒有回應呼召,此後再沒有與這個同學聯繫。

接著的五年,由升學到工作,經歷了很多挫敗,主持續差派一些基督徒來尋找我,但我一概拒絕。直到在職場上遇見一位姊妹,她再次帶我來聚會。那是1984年一個週六晚上,沒有悅耳的詩歌,沒有感人的信息,也沒有呼召,會後有兩位弟兄與我傾談,問我要否信耶穌?我只感覺過去五年很累,沒有出路,是否該放下堅持,試試耶穌?於是跟他們禱告,禱告後頓時覺得過去的壓抑突然脫落了,人變得輕省了,喜樂從心裡湧出來。當晚整夜喜樂到睡不著,我知道我得救了,一個月後就受浸歸主。

2024年7月與300課程結業學員合照

 你做甚麼工作?職場上有甚麼難忘經歷?

我早年在跨國半導體公司工作,直到2000年代初開始進入內地,在前線做管理及業務推廣。工作需要經常出差,接觸不同的客戶和供應商,也要負責管理當地員工,面對各種各樣的挑戰,壓力之大,不言而喻。

在這個充滿挑戰的環境,持守信仰並不容易,而信仰正是我們得以站穩的依據。每逢來到新的工作崗位,我總是把握機會表明自己基督徒的身分,這可免去許多不必要的攪擾。

有一次陪老闆到台北,與一個新供應商的美籍高管談合作;這是我們最大的供應商,不容有失。吃完一頓高級意大利菜,對方的下屬提議去另一娛樂場所,因知道我老闆是佛教徒,就問他:「能去這些地方嗎?」老闆說沒有問題,那人就轉個頭來問我:「你能去嗎?」我說:「我是基督徒,我不要去。」其實老闆不通英語,我不去就不能為他傳譯,這雖然不恰當,也只能拜託對方的下屬了。無論如何,他們尊重我的決定,三個人自行去了。

 請分享一下你的家庭生活。

我和太太有一對雙胞胎,自從他們出生後,蒙神帶領,姊妹作了全職主婦照顧家庭,因此我才能應付繁忙的工作。我總覺得信仰和家庭要擺在工作之前,因此雖然在深圳工作,但如非必要,不會在當地留宿,寧願每天往返深港兩地。雖然經常出差,但週末必定回港,為要爭取更多時間與孩子相處,並且不影響一家人參加主日聚會。

2024年7月看望唐崇華弟兄夫婦(左三四)

 在教會中服事多年,對事奉有甚麼體會?

八十年代末,有一大批失聰的肢體在日本信了耶穌,開始來到我們中間聚會。看到這個需要,我和幾位健聽的肢體跟他們學習手語,好服事他們。雖然自己並不專業,但覺得神家有需要就擺上,那時我信主不過幾年,在手語服事崗位一待就是二十年。

2002年,沙田聚會所啟用,不少尖沙嘴區的肢體去了沙田參與開展,有弟兄邀請我擔任尖沙嘴區初信班教師。其實我的追求並不多,亦沒有教導人的經驗,加上當時開始往內地工作,兼讀的碩士課程也在最後衝刺,心想這不是合適的時候,但想起摩西的話:「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詩九十10)我的人生已過了一半有多,要等世務完成恐怕沒有機會服事了,於是抓緊時間贖回光陰,答應邀請。哪知當我接過這個服事,工作及進修上以為不容易應付的事情,竟然順利得難以置信,正如主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2010年,長老邀請我擔任尖沙嘴區執事。起初我作真理課程教師,只是希望贖回一點光陰,從來沒想過擔當分區的帶領,也自認沒有這個度量,並且繁忙的工作不允許我投入更多,於是擱置了。2012年,因著公司再度重組,我帶著團隊被調到另一家公司。來到新公司,工作突然變得很空閒,神好像為我大煞車,此時長老又來找我交通執事職分。這次連工作繁忙的理由,神都為我挪走,那就只能戰戰兢兢地接過這職分,從當年五月開始加入執事行列。

除了當執事,弟兄們還希望我可以有分主日講台。我覺得自己作教師講課尚可,作先知講道未免太沉重了,但既然弟兄們覺得我可以,就順服身體的感覺,如果真的不行,也不介意被撤換。我總覺得自己不比其他講道的弟兄熟悉聖經,生命也不比他們豐富,更重要的是我並不年輕,不是學習操練的年齡,若發揮得不好要改進,也不會有人來提點糾正。

我只能無依無靠的在主面前尋求,要聽見主說,才有話說;要被感動,才能感動人,這裡實在需要太多學習。多少次,我看到講道的範圍和經文,一臉惘然,不知道要說甚麽,但主總是有憐憫,為著群羊的緣故,到了時候祂就顯明要說的話,並且有很多我一直讀不明白的經文,因著要預備信息就通了,果然是「勞力的農夫理當先得糧食。」(提後二6)

回顧多年服事的歷程,只能說:「這原不是我。」

早年與失聰肢體在調景嶺聚會所活動的照片

 到了退休之年,有甚麼計劃?

我是一個習慣了繁忙工作的人,早幾年因著疫情停了工作,雖然有點不習慣,但畢竟也該退下,本來打算就此離開職場。到2023年開關了,竟然還有人再找我去深圳工作,但幹了半年,老闆要求我全力管理一家六十多人的公司,才發覺自己的魄力已不復當年,於是毅然完全退下。

人一生黃金的年日是有限的,總會走到力不從心的年齡階段。感恩的是,雖然我比別人起步得晚,還是抓住了一點黃金的時光為主擺上。現時投入普通話福音服事,盼望主用得著我在內地工作的經歷,藉此服事普通話群體。

2024年11月與說普通話的肢體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