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6期家訊(2025年10月)

2025
十月

十月
10

一家三代(後左一:媳婦;中:孫女)

李劉婉芬姊妹信主超過四十年,因著愛,一直活在教會中。她不但經歷愛,也活出愛。

 婉芬姊妹,你如何信主?

小時候住在觀塘徙置區,每逢傳統節日,家家戶戶都在走廊燒香拜偶像。我未聽過耶穌,若非神的揀選,我無可能得救。小六時,班主任為我選了一間基督教中學,我才有機會接觸福音,其間有感動也曾決志,但沒有參加教會聚會。

中學畢業的暑假,我日間在觀塘區工作。我最細的妹妹在幼兒期常發高燒,影響腦部發展,評估只有七歲智力。有一天她發脾氣,將剛覆診取得的藥物全部吃了,然後暈倒;媽媽急喚救護車送她入院,醫生說細妹有生命危險。那天我放工回家,媽媽告知細妹情況,我立時衝入廁所痛哭,埋怨上天為甚麼對細妹如此不公平,先取走她的智力,現在又要取走她的生命!突然間腦海閃出「耶穌」這名,於是我對耶穌說:「你救回我細妹,我就信你。」內心立即感覺一種難以形容的平安。我不再哭,對媽媽說:「不用擔心,細妹一定無事。」果然,一週後細妹出院了。

暑假後,我在夜校重讀中五,坐在旁邊是一位女同學。有一次她對我說,她一見到我,就很想帶我到教會,我立即想起我曾對耶穌的承諾。然而,每逢同學邀請我參加福音聚會,我總找藉口推辭。有一次我應承參加尖沙嘴晚上的福音聚會,但遲遲不出門。晚上八時多她打電話到我家,我本想對她說:「太晚了,下次再約吧!」誰知她竟說:「我在尖沙嘴地鐵站等你,不見不散!」說完立即收線,我只好勉強赴會。我們大約九時半到達尖沙嘴聚會所,當時已經陸續有人離開,但莫明地有股暖流湧入我心,我內心的回應是:「我回家了!」

400課程一齊追求的姊妹們

 甚麼吸引你一直留在教會中?

我在1984年受浸,得救至今一直在觀塘區聚會,吸引我的是聖徒的愛。當年溫繼有弟兄是觀塘區眾弟兄姊妹的屬靈爺爺,每主日愛筵時段,都會向不同年齡的弟兄姊妹打招呼。在我周圍也有很多屬靈的姨姨、叔叔、哥哥、姐姐,讓我經歷到非拉鐵非教會的生活。

我在求職階段,一位姊妹邀請我參加在聚會所的晨更。晨更小組有青年人,也有長者,大家一同唱詩、讀經、禱讀一段經文,十分喜樂,靈裡飽足。晨更完了,姊妹們會關心我的求職情況,並為我禱告。感謝主,很快就找到工作。

得救初期,我很想家人得救,最容易帶去聚會的就是細妹。有一次觀塘區旅行,一位青年姊妹,不知從哪裡來的信心,向我這位弱智的妹妹傳福音,又帶她決志禱告。那時我的眼淚湧出來了,我感受到主的福音是給所有人的。

我能夠投入教會生活,因為教會是神的家,弟兄姊妹是神家裡的親人。我得救的那一刻,靈裡就感受到回家了。

 你帶了父母信主,請分享向家人傳福音的經歷。

我是家中第一個信主的,爸爸媽媽卻一直反對;婚後有丈夫作伴,才有勇氣邀請他們參加福音聚會,但大多數是遭拒絕或捱罵一頓。我兩夫婦曾順利邀請爸爸媽媽出席過幾次福音聚會,他們卻不肯接受主。

2016年六月,爸爸確診膽管癌,那時正值籌備兒童暑期聖經班的高峰期,我禱告神容我不參與服事,但神不許,我就大膽向祂求四件事:第一,保守爸爸在聖經班期間一切安好,讓我可以無顧慮地服事;第二,爸爸得救;第三,爸爸在病中的生活有質素;第四,我不要對爸爸有遺憾。感謝神,我所求的神全都成就。聖經班結束,我搬去娘家居住,每天放工後就到爸爸牀邊握住他的手,靜靜地一齊聽詩歌。爸爸一直在家生活,直至最後一週才返回醫院;他時日無多了,有一晚我流淚對他說:「你一定要信耶穌,在天家沒有眼淚,沒有病痛,我遲早都會回天家與你相聚。」爸爸在醫院受浸,十一月二日安息主懷。

爸爸離世後,媽媽一直參加慕道班,但四年來不肯信主。我曾灰心,對丈夫說:「媽媽不會得救!」他總是安慰我:「主的時候未到。」又陪我為媽媽禱告。直至2020年九月,媽媽腎功能衰竭,要做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她很擔心,我教她禱告主。她求主為她預備一位有經驗的醫生,並且傷口癒合理想,神都一一答應。每晚我要去娘家幫媽媽開機洗肚,多了時間陪她,彼此分享經歷主的點滴,最終她受浸歸入主名下。信主後,她渴慕讀經,不足一年讀了一遍新舊約。

小組相交擘餅後愛筵

 你的一對子女從小在教會裡成長,請分享教養孩子的心得。

大兒子出世後,我們抱住他愛不釋手,想將最好的給他,包括物質的需用,又會安排他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他漸漸長大,我發覺有問題,因為他孩童時很怕離開父母,所以一直不肯參加兒童聚會,直至高小,主提醒我其實未將最好的給他,於是我對他說:「媽媽很想你分別週六下午的時間參加少年聚會。」他想了一想就應承,漸漸恢復聚會。有一年暑假,我忘記配合少年營會的日期,買了機票全家外遊。他知道了,便問我:「可以不去旅行嗎?」我說可以。感謝神,他已懂得揀選那上好的福分。如今兒子已成家立室,求主繼續帶領他一家同心走天路。

兒子六歲時,女兒出世了。那段日子我們工作十分忙碌,較少時間照顧女兒,我總覺得與她的關係不太融洽。我求主教我如何增進母女感情,讓我可以陪伴她一同經歷主。回想她初入職場,第一份工作的壓力很大、工時又長;那時300課程開始報名,她很想和我一同參加,但要上班。我叫她憑信心向主求一份新工,她就先報名,結果開課前,神為她預備了一份不影響聚會的新工作,她也親身經歷了神的真實和大能。

我們教養兒女的方法就是交託神,兒女是神賜給我們的產業,產業的大業主是神。子女在世將要應付千百萬個問題和抉擇,父母的陪伴年日有限,對他們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少,最上算是盡早讓他們找到這位創造他們、比我們更愛他們的神。

 你在觀塘區兒童聚會服事多年,有何體會?

我在1987年加入兒童服事,與一位教書的青年姊妹及一位少年弟兄配搭服事初班。當年兒童聚會是在週六下午,這位姊妹相約每週三到聚會所交通禱告;那時我初在職,放工之後的時間很寶貴,可以做其他事,但我總是揀選去交通。我們會唱詩歌,分享工作或個人情況,並且一起為難處禱告,之後才分工。每次交通完畢,靈裡都很滿足有力,大家同心配搭。

看著多年服事的兒童在教會中成長,十分感恩。回想我第一批服事的初班兒童,其中一個小男孩長大了,成為我兒子的少年服事,陪伴兒子一同聚會;另一個小女孩,長大了成為我女兒的少年服事,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多年來與很多弟兄姊妹配搭,我一直學習先放下自己的意見,聆聽他們的想法,讓神藉著服事的崗位來陶造我。多年服事,神使我看見事務的安排、各種的做法雖然重要,但只是次要,最重要是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叫服事者和被服事者都賺得基督。當我在服事上賺得基督,越服事就越喜樂,越願意花費在主身上。

與相識多年的聖徒一同愛筵交通

 到了退休階段,有甚麼計劃?

我今年六十歲,去年十二月已申請提早於今年二月尾退休,首要是照顧媽媽,其次是細妹,再其次是初生的孫女。但媽媽的健康於一月急轉直下,二月廿六日安息主懷。接著細妹不能進食,身體十分虛弱,本以為會失去她,但神憐憫我,知道我能夠承受多少,現在細妹的狀況總算穩定。至於孫女,感謝神為兒子一家預備了一位有經驗有愛心的菲傭,也有親家兩夫婦一同照顧,我和丈夫只是有空才探望。

原定的退休計劃不似預期,所以我不再計劃了。我深信凡事臨到我皆非偶然,都是經過神的手,只要神感動我,我就照著行。趁著我還有氣息,能夠自由行動,求主使用我。